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鄭曼青與史密施師徒對話

全文參考 http://pushhand.idv.tw/oldmodern/chen&smith.htm

鄭曼青與史密施師徒對話

取自太極拳雜誌四十五期 Mr.Rober W.Smith 原著 勇國本 譯


史密施先生現年五十九歲,美國人,為西方世界中著名的武術家之一。先後曾著有十本有關各種武術的書籍。一九五九年起改隨鄭曼青大師學習太極拳,自此以後勤練此拳並教授此拳至今。他認為太極拳帶給他一個謙和的自我及健康的體格。曾為美國政府官員25年,一九七八年退休後改為文學評論家,作品散見於各大傳播媒體。

本文係自其與鄭氏合著之「太極」一書中所選出之一節。因其是有獨得之掌故及特殊之深度,故徵得其同意譯刊於此。敬希讀者勿忽略之。

我們坐在那裡,大師微笑著。有人告訴我,當他心情合適時,會有問必答,他說:「如果你以小卵石撞鐘,鐘聲必小。如果你以大木錘擊之,則其聲必大。同樣的,如果你問我大問題,答案也必重要。」這話使我得知應從何處著手。於是我問:

生:在大部份武藝行中,學生的造詣均會接近老師,或高過老師。何故你的學生沒有人能接近你。不管他們進步如何快速,其水準均低你遠甚。可有何秘訣?

師:不錯,是有秘訣。但是此秘訣太過簡單,簡單的幾乎令人不敢相信。但是你又非信不可。否則你就無法成功。其秘訣僅為:你必須身心放鬆,你必須長時間接受失敗。你必須投資於失敗,否則你就無法成功。我有如今的成就,是導因我把驕傲置之於一旁,相信我老師的話,把身體放鬆,心靈靜定,只讓氣隨意行。開始時常使我遍體受傷。有時我會被重擊而跌至失去知覺。但仍堅持下去。聽老師的話,注意我的氣。在慘敗時我會忘了驕傲、焦慮、及自我。把自己身心完全騰空而全部讓位於氣,漸漸的我的技術進步了。直到這時我的反應才變得靈敏。可使化與打於瞬間完成。我的學生或是不相信這一套,或是雖相信而不熱心追求,何能得成。

生:你講起來很容易,如果心意正確,身體放鬆就有進步,但是,如無辛苦的鍛練規律的練習不斷的努力,是否可以?

師:如想精通此藝,必須求助於你剛才所提各項。你須辛勤努力,每日不斷,但是卻須注意不要把太極拳與少林拳混為一談。後者注重鍛練肌肉及力氣,而練太極拳,心中常須念記拳經各論。並非要你每天苦練一、二小時就必能成,練習必須得法,否則全為白費。吾師楊公澄甫是由其著名的父親楊霆侯所親授。三十歲時任教於山東某富宦之府內。其處生活優裕,其人也就變得肥胖及懶散,此後他還返北京,生活實形放蕩。其父得知此情,令其辭職逐里,將其禁閉於一空屋內,不准他與任何外界人物接觸,前後四年之間,除了他父親每天來與他練拳,推手,同時也練練太極邱器外,不准任何人去看他,在這期間他的成就遠超過前此他的一生所學。四年後他走出囚室,便可輕易的打敗他父親最好的徒弟。前此他經常是他們手下的敗將,如今他已是一位偉大的拳手。其偉大終身與共。此後多年間,雖然他不須多加練習,亦能可保持其效能。這是太極拳的一項必然特性,一個人如果不斷的進步,將可達到一種程度,此後即不必要練習,因其已臻化境。對此我不再多談。

生: 在練拳時怎麼能知道是不是已鬆?

師: 知不知道是主觀的,而鬆不鬆是客觀的。我願意說,當一個人在練習整套拳架的過程中,其心靈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擾,這便是求鬆的一個好的開始,但是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你須踏踏實實的練。練完時你會筋疲力盡。當你的雙肩覺得沉重時,你就知道這已是接近真鬆了。這是「陸地游泳」的結果。

生: 但是拳經不是告訴我們,你的身體必須如此輕靈,一羽相加都可以覺得。你怎樣把這種輕靈與假設的抵抗而來的筋疲力盡相題並論呢?

師:這是不相衝突時。雖然聽起來有此茅盾。你當然可以輕鬆愉快的練五分鐘的拳架而毫無倦意。這卻無助於你求鬆。你打拳時慢而正確,假設前有抵抗,你必會疲倦。但是在真正交手時,你的身體擺脫了你心中的抵抗的束縛,就會覺得無比的輕靈及敏捷。

生: 如你所知,我曾跟過其他數位老師學習太極拳。我不是對你不敬。但因我們的時間都很有限,我又想寫些有太極拳的書,我想最好是能儘量的學。其他各派大部份都加輔助的運動以增強其呼吸、活力及拳藝。你看這種運動是否有益。

師: 只有小氣的老師才會嫉妒學生到別處學藝。我非常高興你能從各派去嘗試。因為我知道你必會發現,在這種拳中你將只有一位老師。拳架本身已是變化多端包羅圓滿非常有益。附加的運動只會使你分心,防礙進步。

生: 少林拳是否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運動及防身武術。

師: 如果我認為是的話我會取少林而捨太極。在運動方面來說,他注重肌肉的緊張及蠻力而不注意健康。在博鬥時,因為你永不會超出依靠力氣及技巧的範圍,因此也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優勢。我不是自誇。當我年輕在大陸時,常遇各派人氏的挑戰,吾藝從未敗過。

生: 一個人只看是否能會?

師: 能學到些東西,當然不是全部。練拳是必須的。在這方面,有一個關於楊霆侯的鄰居的故事。他偷偷的從其住處看他們練拳幾個月,然後他叫楊氏的一個學生攻擊他。該生答應了,卻被他重重的推倒在地。楊氏看到了,問他是從那裡學到的武。鄰居樂了,回答說:「跟你呀!」另一個更好的故事是有關楊露禪的,楊公可能是所有太極拳大師中最偉大的一位。他受僱於一藥房主人。其主人聘請名師陳長興教他的弟子學拳。楊露禪偷學的非常成功,而被收為正式弟子。

生:推手的重要性如何呢?

師: 非常重要,不經推手,你就不會有進步。但是注意,我現在告訴你,你最好與一小孩相推。同一有技巧的大人相推他會用力,你也就會跟著用力。與小孩相推時把他看作是大人。與大人相推把他看作是小孩。這話聽起來茅盾其實並不。小孩會提供你一個鬆的練習伙伴。當你從他的「可鬆性」中獲益時,你可把他看作與你相同,假裝他是大人。這就把練習提昇到「用」的方面來。現在反過來講。為甚麼要把大人看作是小孩呢?這只是一種輕視的方法,以使我們卻除怕意,但這亦不意為這種「勇氣」可以真的戰勝怕懼。我們在卻除懼怕時也去掉傲氣。

生:在推手時,如讓對手接觸到自己的身體,是否危險,在真正交手時,這種情形是否會慘敗。

師:推手主要是一種達到目的方決。他教觸覺的靈敏及辨別的能力。(意即聽勁及種勁-譯者註)也教你對於距離的審忖。在真正交手時不要讓敵手觸摸到你。但是卻要儘量的靠近他以利攻擊。有些大師們具有我們所說的接勁。這種勁不但可以收化敵人的攻擊,在同時也予以反擊。有些更高的大師們的這種能力是由潛意識所控制。你如從後向他攻擊,他可借敵人之力將其反彈出一丈以外。而自己幾乎並不覺得。這種人在真正交手時自無困難。一般的拳手雖無此種能力,但可經由推手緞鍊其知覺,使其可以接近敵人而不讓敵人觸摸到自己。

生:莊子曾說,醉漢不傷,其魂固也。這種狀況是否就是太拳拳所追求的呢?如果莊子所言不假,那麼我們只要變成酒鬼不更簡單嗎?

師:把自己騰空是八了克復恐懼,這是「無為」的主要目的之一。這也是所以道士之將死,可生起烈火,從容走水之道理。(在這裏我說,這種不怕死的品性,並非中國所專有。日本的武士亦求死的美。更不須提聖勞倫斯,在其身受炮啟時對其行刑者說:「把我翻個身吧,這半邊已烤好了。」)大師微笑著表示同意,繼續說:「不錯,醉漢是解除了顧及。他的肌肉不緊張,他的身體鬆弛。但是並非完全如此,因為醉漢總是會認路回家。醉漢失去了心意,為環境所左右。反過來在太極拳,我們雖然放鬆了身體,但卻保持一顆靈活清醒的心。

生:為什麼楊澄甫不到西方教拳。

師:一度曾有一中醫生從美國回到廣州,他遊說楊氏同他返美,說是可賺大錢,被其所拒。西方及金錢對楊氏均不具吸引力。他對黃所屬環境非常滿意,不思改變。

1 則留言:

  1. Best Casino Sites in India 2021 | Indian Online Casino
    Here is the list of Best Indian Online Casinos 카지노 in septcasino 2021 in India. 온카지노 Find the best online casinos in India with an best Indian Casino Sites in India with an Affiliate Program.

    回覆刪除